以招商转型撬动能级跃升,武汉邀全球投资者共赴3万亿之约
2025-07-30 11:03: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王峻

实习生 王明明 陈燕语

通讯员 朱德华 向智 胡一洲 张婷 覃墨添

7月29日,武汉市“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主题报告会之“投资武汉 共赢未来——以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举行。会上,武汉市投资促进局(武汉市政务服务局)局长张智向全球投资者发出邀约:“欢迎全球投资者来汉投资,与武汉一起迈向3万亿,共赢未来!”

突破2万亿:招商引资助力武汉能级跃升

“回溯武汉招商引资的历程,是一部与时代同频、与改革共振的发展史。”张智介绍,20世纪80年代,面对GDP排名下滑的挑战,武汉以“两通起飞”战略破局,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等高能级平台应运而生,神龙汽车、可口可乐等项目落地,让“武汉制造”重焕生机。1991 - 2000年,武汉实际利用外资从1亿美元跃升至13亿美元,GDP增长10倍,奠定了工业城市根基。

步入21世纪,武汉抢抓加入WTO和中部崛起战略机遇,以“项目兴市”激活发展动能。东风总部迁汉、中韩石化80万吨乙烯、富士康科技等重大项目落地,推动武汉GDP年均增长17%,完成了从区域重镇到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招商引资进入“攀高向新”阶段。围绕光芯屏端网、汽车及零部件、生命健康等万亿级产业集群,推动招商引资向“产业聚势”升级。京东方、TCL华星、小鹏汽车、辉瑞等龙头企业相继布局,助力武汉GDP在2023年突破2万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十,产业格局从“一业独大”迈向“多业并举”。

迈向3万亿:武汉晒出全球投资机会

站在GDP冲刺3万亿元的关键节点,武汉以“创新链 + 产业链”双轮驱动,锚定“制造业立市、产业高端化”方向,重点打造跨越、创新、开放、活力之城。

张智介绍了武汉的投资机遇:“光谷”立足长存、武汉新芯,布局先进存储、封装项目,向“存储之都”迈进;“车谷”围绕“东风系”“小鹏系”开展供应链招商,打造“车能软芯材”产业集群;“网谷”依托中科曙光等企业,布局网络信息安全和数字经济底座;“星谷”联动航天科工产业链,集聚空天信息和航天材料项目;“药谷”聚焦辉瑞、人福等龙头,突破性发展“AI + 创新药”“AI + 医疗器械”。

新兴赛道潜力无限,低空经济领域,汉阳造低空生态中心等项目抢占先机;人工智能领域,联动高校与协会推动创新资源对接;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延伸,吸引国际企业总部落户。武汉正从“项目思维”转向“生态思维”,形成“既有参天大树、又有茂密丛林”的产业格局。

作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与“五型”国家物流枢纽,武汉以“临空、临港、临铁”经济为抓手,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天河机场与花湖机场“双枢纽”驱动,吸引临空产业集群;长江沿线布局临港产业基地,推动绿色智能船舶、游轮文旅等业态发展;杨春湖高铁商务区依托“米”字形高铁网络,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面向全球,武汉持续织密招商网络,在德国、中国香港经贸合作处基础上,今年将新设日本、新加坡招商“工作站”,深化中法生态城、中德国际产业园建设,依托“楚材聚汉”计划促进“校友项目 + 楚商资本”高效对接。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武汉“高效办成一件事”

张智表示,武汉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招商与政务”深度融合,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等,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招商项目“秒推”,政务服务“秒接快办”。目前,武汉已在4个区试点,为项目落地开工按下“加速键”。同时,建强宣传载体,打造“武小招”“武小服”IP推荐官,传递“投资武汉”最强音。

中科慧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陈龙表示,企业上月将全球总部落户武汉光谷,计划五年投资20亿元。“武汉地处中国经济地理‘天元’,经营成本低、市场潜力大。”

武汉市投资促进局负责人称,武汉正构建“五谷丰登”产业版图,推动招商引资从提供“阶段性减免优惠政策”向提供“稳定可预期的投资环境”转变。武汉基金招商成效初显,武汉投控集团设立33支基金,撬动283.5亿元资本。3天前,总规模100亿元的湖北人形机器人母基金完成首期备案。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活动现场,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秦尊文在发言中谈到,通衢、通商和通融的“三通”战略是当前武汉实现城市跃升、服务支点建设的关键。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