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区:开学垃圾分类第一课播下环保种子
2025-09-02 11:42: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田亚丽 王媛

9月1日开学第一天,武汉市蔡甸区将“垃圾分类”融入新学期第一课的传统,在该区多所学校发扬,持续将环保的种子播撒进师生心间。

垃圾分类第一课现场

当天早上8时,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第一小学门口热闹非凡,蔡甸区城市管理执法局悦分悦美巾帼志愿服务队化身“垃圾分类萌友”现身校园,四具色彩醒目的分类人偶——蓝色“可回收物伙伴”、红色“有害垃圾管家”、绿色“厨余垃圾精灵”、黑色“其他垃圾卫士”,迈着轻快的步伐与返校同学挥手问候,温馨的话语让孩子们快速融入开学氛围。

志愿者向家长和学生宣讲垃圾分类知识

志愿者们结合校园场景,用通俗语言讲解分类校园指南:作业本用完投蓝色桶,废电池放红色桶,食堂剩菜倒绿色桶。他们不时蹲下身耐心讲解,让知识贴近孩子日常。前来送孩子的家长们,也驻足倾听,一位家长表示,结合校园场景一讲,孩子和我都更清楚如何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萌友与学生一起宣传垃圾分类理念

蔡甸区生活垃圾分类宣讲团走进星光小学,带来趣味十足的开学第一课。工作人员先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宣讲员再以生动语言进行系统科普,从垃圾混放的污染危害,到分类回收的环保价值,层层递进地帮助同学们理解分类意义,树立低碳理念。现场“模拟垃圾投放”游戏更点燃热情,孩子们争相持“果皮”“塑料瓶”等标识卡片,准确投进对应垃圾桶,在欢声笑语中巩固知识、体会乐趣。

小学生们在课堂上模拟垃圾投放

这场延续多年的开学第一课,不仅让“认识四色桶”的知识落地生根,更让“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理念化作孩子们心中更深刻更持久的印记。那些在开学首日播下的环保种子,将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慢慢发芽,逐渐成为日常,让“绿色”成为日常习惯,也让“责任”伴随着人生前行,助力蔡甸区的环保教育传统在实践中不断传承、焕发新的活力。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