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常怡
当夕阳收起最后一抹余晖时,光谷中心城夜市便在夜色中苏醒,升腾起最动人的烟火气:数百家商户早早支起摊位,灯光次第亮起,将整个夜市映照得如同白昼,犹如一座充满活力的“不夜城”。
在这片热闹景象中,一个忙碌的身影格外显眼,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他便是光谷中心城夜市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金贵平。
他不仅守护着这份独特的夜市烟火气,让每一个在此奋斗和享受美食的人,都能感受到满满的安心与温暖。在国庆花车巡游时,他还喊话因网络信号拥堵无法付款的市民,让大家拍照后付款,这份善意在网络上引发回响,大家亲切地称他“良心哥”。

从流动乱象到有序繁华,他让烟火气落地生根
10月14日傍晚,新闻记者来到光谷中心城夜市时,金贵平正忙着帮保洁人员收拾顾客吃完的碗筷,手脚麻利地擦拭着桌子,还不忘叮嘱:“桌上的碗筷尽量快速收拾,卫生一定要注意。”
超100家商户在此忙碌,铁板上的油星蹦出滋滋响,“轰炸大鱿鱼”“东北锅包肉”“老潼关肉夹馍”“广东石磨肠粉”,空气中洋溢着浓浓“烟火气”,各色美食吸引八方来客品尝。

谁能想到,如今人声鼎沸、美食飘香的光谷中心城夜市,一年前还是另一番模样,这都源于属地街道和金贵平的联动。几年前,随着光谷中心城产业快速发展,周边上班族的就餐需求日益旺盛,吸引不少餐饮摊聚集于此。然而,这些流动摊贩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经营摊位常常占用人行道甚至车行道,滴落的油污在地面结成黑渍,不仅影响交通通行,还产生大量垃圾,引起周边居民投诉。
彼时,城管部门虽每日劝离、清退,但问题始终难以得到根治。2024年底,九峰街道在听取群众诉求后,决定利用神墩一路的闲置用地,引入社会力量打造光谷中心城夜市,请专人负责保洁,摊位费按照微利原则收取。

“我曾经在外摆过摊,太明白那种心酸又不稳定的感受。”谈及管理夜市的初衷,金贵平的话语格外实在。如今,光谷中心城夜市至今已经吸引近150家流动摊贩“搬家”到此。有的摊主甚至带着上十家生意“邻居”一起过来,从“游击队”变身“正规军”,保留了区域内的烟火气,占道经营乱象得到扭转。
“我在光谷已经待了三年,光谷中心城夜市的管理方法以及摊位安排都较合理,到这里感觉到家的温暖。”爱马仕炒饭摊主柯于友一边颠着铁锅,一边笑着说,“现在生意越来越好,每天能卖出200份。”
华灯初上,看着摊位前排队的人群、摊主们脸上的笑容,金贵平的眼神总是格外坚定。“未来会进一步规范管理,让这份烟火气愈发兴旺。”他说,这不仅是对摊主们的承诺,更是对这片土地的责任。
从军旅硬汉到创业行者,他在挫折中锻造坚韧
今年38岁的金贵平,老家在江西,他的人生轨迹里,藏着从坚守责任到追逐梦想的蜕变。
2005年,金贵平怀揣着对责任与使命的向往,加入武警总队湖北二支队六中队,开启了军旅生涯。在部队的两年里,严格的训练、纪律的锤炼,不仅磨砺了他的意志,更培养了他坚韧不拔、不服输的品格。这些特质,后来成为他创业路上最宝贵的“精神铠甲”。
2007年,金贵平从湖北武警部队退伍,脱掉军装的他,选择在武汉光谷步行街担任保安。这份工作虽安稳、规律,却始终无法满足他内心对不平凡的渴望。日复一日的值守中,他看着步行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形形色色的商铺,一个大胆的想法渐渐在心底萌芽:他想跳出舒适圈,靠自己的双手闯一闯,而贴近生活、市场需求稳定的餐饮行业,成了他瞄准的方向。

2009年,金贵平终于下定决心,辞去保安工作,正式踏入餐饮创业的赛道。可创业从不是一腔热血就能成功的事,他先后卖过奶茶、摆过热干面摊、开过龙虾馆,却屡屡遭遇挫折。2014年,是金贵平创业路上最困顿的时刻,他开的店仅经营3个月就亏损了100多万元,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打击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就在金贵平陷入人生低谷,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妻子刘方姗成为了他最坚实的后盾。为了帮助丈夫缓解困境,刘方姗四处奔波,不仅从娘家借钱,还向金融平台贷款,全力支持他。

就这样,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在一次次试错中调整。其间刘方姗一直陪着金贵平,甚至在光谷卖起了早点热干面。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天还没亮,夫妻俩就披星戴月地起床忙活,和面、调料、煮面,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如今事业有成的金贵平,回望走过的路,从武警战士到保安,再到餐饮创业者,每一次身份的转变,都是一次对自我的突破。而那段长达7年的创业“阵痛期”,早已成为他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见证着一个普通人对梦想的执着与坚守。
从管理者到践行者,他用善意温暖城市夜晚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夜市的一角,几个挂着“爱心专属”标识的摊位格外显眼,这是金贵平专门为残障人士设立的经营空间。
金贵平坦言,自己深知残障人士、退伍军人等特殊群体创业的艰难,因此在管理夜市时,特意推出针对性优惠政策:残障人士可免费使用摊位,退伍军人享受租金减免,还会主动为他们协调优质经营位置、提供经营建议。

“多亏了金老板,我女儿和女婿终于能安稳做生意了,我们全家都安心。”黄石土豆摊位的陈女士话语里满是感激。原来,摊主陈女士的女儿与女婿都是听障人士,过去因沟通不便,摆摊时常遇挫折。如今在夜市的爱心摊位上,夫妻俩不仅不用缴纳摊位费,金贵平还时常叮嘱周边摊主多帮忙照看,遇到经营问题也会第一时间协助解决。

善意不仅藏在日常的帮扶里,更体现在突发状况的应对中。前不久武汉花车大巡游活动当天,夜市周边人气爆棚,大量游客聚集导致手机网络信号临时拥堵。面对混乱,金贵平的一句话瞬间抚平了游客的焦虑。他没有因无法即时收款而拒绝售卖,反而选择相信每一位顾客。这一幕被游客拍下并传到网上后,迅速引发热烈回响。

除了在夜市经营中传递温暖,多年来,金贵平还将善意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每逢节假日,他都会备好矿泉水、生活用品,去看望在街头辛勤工作的环卫工,叮嘱他们注意身体,还会联合街道为退伍军人提供免费创业就业的平台,甚至传授拍摄视频的技巧。
从创业失败后的重新出发,到成为夜市的守护者,再到公益路上的践行者,金贵平用自己的经历诠释着“奋斗”与“善意”的双重含义。
如今,光谷中心城夜市的烟火气愈发浓厚,而金贵平就像这烟火中最温暖的底色——他守护着摊贩们的创业梦,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更用点滴行动让城市的夜晚多了一份温情与感动。这盏由善意点亮的“夜灯”,不仅照亮了夜市的街道,更照亮了无数人心中的温暖角落。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