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叶贞卓
10月22日傍晚,家住武汉市青山区钢花村街道116社区146门的张女士站在新修的花坛边乐开了花:“以前这儿堆满杂物,水管漏了都修不了,现在有花坛、有绿植,晾衣架也有了,真是没想到!”同门栋不少居民也表示,看着家门口的环境一天天变好,真切感受到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度。

日前,钢花村街道办事处综合执法中心成功化解一起困扰居民多年的私搭乱建难题,以“柔性执法+民生提质”的创新模式,实现安全隐患消除、环境品质提升、邻里关系和谐的“三重共赢”。
此次拆除的违建位于116小区146门旁公共区域,原为居民私自搭建的储物棚,长期将水管、燃气管道等包裹其中。由于空间狭小,管道检修需先拆除违建,导致日常维护严重受阻。更令人担忧的是,若管道发生渗漏或故障,抢修人员无法快速定位处置,整栋楼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威胁。街道综合执法队联合社区、物业实地勘察后,迅速将其列为重点整改对象。
拆除行动并未简单“一拆了之”。街道秉持“疏堵结合”理念,组建由执法队员、社区干部、物业代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通过“一对一”沟通机制,十几次上门与涉事业主谈心。工作人员不仅详细讲解法律法规,还携带专业设计图纸,展示改造后的环境提升效果:拆除违建后,将清理建筑垃圾,增设花坛、公共晾衣架等便民设施。业主张先生回忆:“看到他们数十次不厌其烦地来沟通,还帮我们规划晾晒区,心里就慢慢接收了。”最终,涉事业主主动配合拆除,并参与后续改造工程。
如今,曾经的违建区域已焕然一新:杂乱的角落变身精致花坛,绿植花卉与周边景观相映成趣;新增的公共晾衣架整齐排列,解决了高层住户晾晒难题;垃圾分类投放点同步升级,小区环境整洁有序。居民李爹爹直夸:“现在下楼遛弯儿,心情都好了,这才是咱想要的‘家’!”
此次整治行动实现了三重突破:一是彻底消除管线安全隐患,基础设施维护回归正常;二是通过环境整治刷新小区颜值,垃圾分类投放点同步升级;三是因地制宜建设便民设施,切实解决居民生活痛点。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