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陈文佳
11月7日,“2025群众文化品牌发展大会”在海南三亚隆重启幕。大会聚焦全国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前沿实践与创新方向,覆盖文旅融合IP、美好文化空间、品牌活动、文化融入美好生活、国际交流等五大类别,在全国30多个省份报送的722个案例中优中选优,最终评选出了各类别典型案例。

武汉市江汉区文化馆报送的“音乐赋能•艺术疗愈”项目凭借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与社会心理服务深度融合领域的突破性实践,成功入选2025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典型案例——“文化融入美好生活类”创新案例。

作为江汉区文化馆自2017年起深耕八年的核心品牌,“音乐赋能﹒艺术疗愈”项目始终以“艺术服务人民、文化温暖社会”为理念,回应社会转型期不同群体,特别是残障人士、老年人、青少年等特殊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与心理健康需求,探索文化艺术深度参与社会心理服务、提升民生福祉的新路径。该项目汇聚了一批富有爱心与奉献精神的优秀音乐志愿者,将专业的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治疗与音乐疗愈理念进行创造性融合与转化,构建了一套独具特色、科学有效且极具人文关怀的“音乐赋能”艺术疗愈模式。

此次获评,源于项目在机制、内容、方法三大维度的突出创新。机制上,构建“文化馆+高校+社区+团队+特定群体”五维联动模型,实现需求与服务的精准匹配;内容上,打造“表演与疗愈、教育与治疗、传统与现代、个体与群体”四位一体体系,融合中医“五脏相音”理论与现代“赫兹疗法”,设计个性化“音乐处方”;方法上,研发了音乐戏剧疗法、器乐学习疗法、主题式团体活动等本土化工具包,创编了全国首部由智力残障人士主演的音乐舞台剧《爱乐伴侣》,让服务对象从“观众”变为“参与者”“共创者”。
八年的精心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特殊群体学员实现行为与认知的显著改善,从抗拒交流到主动社交,家庭关系更加和谐。多名学员凭借项目习得的技能斩获各类奖项,如学员小刘通过长笛社会考级三级(优秀),收获人生首次社会认同。项目不仅重塑了文化馆从“送文化”到“育文明”的职能形象,更通过300余场展演活动消除社会偏见,吸引大批志愿者加入,曾先后荣获武汉市“最红文旅志愿者十佳志愿项目”、文旅部“阳光工程”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未来,江汉区文化馆将继续秉持初心,让艺术的阳光照亮更多角落,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贡献更大的文化力量。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