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王乐 魏一帆
近日,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在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件中,精准识别出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企图逃避债务的行为。面对“拒执罪”的强力威慑,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全部义务,最终实现150万元案款全部执行到位,有力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申请执行人王某与被执行人张某本是同村发小,因生产经营需要,张某及其子张小某分三次向王某借款共计150万元。起初,张某尚能按期还款,但随着时间推移,便开始以各种理由拖延履行。多次催讨无果后,王某无奈诉至江汉法院。
判决生效后,张某父子二人仍拒不履行,王某遂向江汉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张某父子未向法院报告财产,经过线上、线下的全面查询,其名下也无任何财产。后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线索,执行干警经过蹲守,成功找到了张某父子的下落。经过充分释法明理后,张某父子仍声称“没钱还”,执行法官遂依法对其拘留15日。采取拘留措施后,张某父子仍然拒不履行,案件执行一度陷入困境。
面对僵局,执行法官并未放弃,转而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变动情况进行深入回溯调查。这一查,果然发现了端倪:张某名下曾有一套房产,在债务形成后不久,便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过户给其前儿媳。
不仅如此,执行法官还发现张小某在与前妻离婚时,协议将其名下的车辆和房产全部划归前妻名下,自己“净身出户”。
“父子二人在债务形成后集中实施的一系列不合常理的财产处分行为,时间紧密、对象特定。”
执行法官综合研判后认为,张某父子二人恶意转移财产、规避执行的意图十分明显,其行为已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鉴于被执行人张某父子转移财产逃避执行情节严重、性质恶劣,为打击其拒执行为,执行法官迅速搜集和固定证据,将涉案线索及相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立案审查。
面对“拒执罪”的强大威慑,原本心存侥幸的张某父子主动联系执行法官和申请执行人王某,表示愿意筹措款项履行全部义务。目前,150万元案款已全部执行到位。
今年来,江汉法院深入开展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已累计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罪线索10条,公安机关已立案3件,检察院提起公诉2件。下一步,江汉法院将持续深化“拒执罪”移送立案机制,强化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同打击,进一步压缩规避执行的空间,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严惩规避、抗拒执行行为,让“老赖”无处遁形,打通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责编: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