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王峻
实习生 王明明
通讯员 周谊
9月17日上午,武汉市汉阳区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人流如织,2025第二十五届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在此开幕。而在B2展厅出入口处,五个并不起眼却特殊的展位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车展里竟然还有水墨书画!”一位来参观车展的观众在经过时惊喜地说道。这正是由武汉市残联组织的“武汉市首届残疾人非遗文创和书画作品展”,11位残障艺术家借助车展的巨大流量来到现场,向武汉市民展示并售卖自己的艺术作品与文创产品。
本次展览是武汉市残联首次在大型国际车展中设立残疾人艺术展区,集中展示了书画、汉绣、剪纸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此次活动旨在拓宽残疾人艺术作品的传播与销售渠道,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与产业融合,增强社会对残疾人艺术创作的关注与认可。
艺术家现场创作,作品与故事打动人心
在70岁何方的展位前,围满了驻足观看的观众。只见他神情专注,现场提笔作画,笔锋游走间,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作逐渐成形,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在他的展位上,不仅陈列着他多年潜心创作的书法与花鸟国画作品,更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
何方感慨道:“我从小就热爱写字,读书的时候出大字报,大家都夸我写得比老师还好。后来考上大学,却因为身体残疾没能顺利入学,这件事最终只能不了了之。”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光芒,“不过,这是我第一次在残联组织的展位上摆摊,感觉特别有意义,能让更多人看到我的作品,我很开心。”
武汉金文书法学堂创办人金文,在展台上营造出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她轻轻点燃一支线香,泡上一壶香茗,然后不紧不慢地与观众介绍着她和学生们精心创作的书法文创产品。这些产品包括以宋锦为边纹的书法卡片、折扇等,每一件都精致小巧,充满艺术气息。
“大幅作品携带起来不太方便,而这些小文创产品更加亲民,价格也实惠,几十元就能把书法艺术带回家,让书法艺术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金文笑着说。她还表示,虽然自己也通过抖音和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推广,但线下展览能够更直接地与观众互动交流,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来参展的展商易雨晨,他被书法摊位深深吸引,成了第一位现场购买文创产品的顾客。他请金文在团扇上题字“小易小易,万事胜意”,然后开心地与她合影留念。易雨晨激动地说:“我的外公从小就教我写字画画,看到这些书法作品,感觉特别亲切。没想到在车展上还能有这样充满文化气息的文创展位,真的非常有意思。”
听障艺术家徐倩倩在母亲的陪伴下,自信地展示着她的篆刻作品,包括印章、车挂、书签以及书法卷轴等。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她的心血与汗水,精致的刀工、细腻的线条,无不展现出她高超的艺术技艺。
徐倩倩的母亲钟女士告诉新闻记者:“倩倩虽然听不见声音,但她的手艺一点也不比别人差。这些章、这些画,都是她一刀一刀精心刻出来的,一笔一笔认真写出来的。”钟女士还提到,徐倩倩的作品曾在昙华林的另一展馆中展出过,但这是她第一次走进车展,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她的艺术成果。
汉绣屏风首日售出,特色艺术获市场认可
汉绣传承人杜先姣的展位前,一幅幅双面绣台屏格外引人注目。这些作品绣工精细入微,针法娴熟巧妙,光泽温润动人,仿佛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生命的活力。杜先姣介绍说,这幅作品是她耗时一个月精心完成的,“几乎这里的每一幅作品,都要绣上一个多月,每一针都倾注了我的心血。”
展位上,除了精美的汉绣台屏,还有汉绣的领带、钱包、镜子等非传统的文创刺绣产品。这些产品将传统汉绣工艺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富有艺术美感。
杜先姣说,今年她还潜心研究推出了汉绣笔记本等带有国风元素的新文创产品,希望能在车展的文创展位中大放异彩。开展第一日,她的一幅绣屏就以800元的价格被一位观众购藏。“真的很开心,感谢残联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让我们的手艺能被更多人看到、认可。”她感慨道。
杜先姣说,近年来通过新闻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她的作品知名度越来越高,已经远销新疆等地,订单源源不断。“手工绣品有着机绣无法比拟的独特魅力,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而且刺绣这门手艺也很适合残疾人学习,可以帮助更多残疾人在家实现就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在众多琳琅满目的汽车品牌展位中,11位残障艺术家的五个艺术展位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成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记者了解到,本次艺术展将伴随车展一起持续至9月22日,汇聚了书画、汉绣、剪纸、刻章等多种艺术形式,每个展位都有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文创作品供市民朋友欣赏和选购。在这里,市民们不仅能感受到汽车的科技魅力,更能领略到残疾人艺术家们的非凡才华与坚韧精神。
责编:摄影网